编辑:zhanghong 2017-02-10 14:57:51 来源于:网易科技
2017年1月9日是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的日子,到现在刚好一个月过去。一个月前,小程序甫一诞生,立即占据了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并引起了社交圈的热烈讨论,同时很多公司或者企业都建立起了小程序,更有媒体将微信小程序比作迄今“互联网史上最受追捧的‘期货’”。
这一现象很容易理解:毕竟拥有巨大用户基数,据2016年底微信团队公布的《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平均日登录用户达7.68亿。所以微信稍有幅度的动作,都更容易激发市场想象,况且从以往表现来看,微信在商业变现尝试上所做的加法相对而言已经算相当克制。
但有点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上线仅仅一个月时间里,刚刚石破天惊的小程序迅速归于沉寂,这主要表现为讨论声音戛然遇冷,颇有些“昙花一现”即视感。据网易科技了解,目前一部分已上线小程度仍在优化更新,一部分已浅尝辄止。截至发稿时,微信小程序团队对网易科技表示,目前关于已开通小程序的商家数目等相关数据仍暂不方便透露,接受网易科技采访的多数已上线小程序的公司也表示暂时不便透露目前用户数据情况。
当然,微信小程序的商业实验仍在继续。只是对于微信这张有着近8亿登录用户的巨网而言,小程序究竟是其连绵纬纱中正在穿梭的一根重要经线,还是即将成为断了的弦?用户尝鲜之后,究竟能不能拴住他们的胃?本文抛砖讨论。
讨论一:是否真需要一款介于原生App和公众号的中间态产品
微信之父张小龙此前在对外做小程序分享时曾为其做了清晰定位:无意做小程序分发平台,只是做类似于PC互联网时代的网站,但体验比网站好,比下载APP更便捷。
如果这一产品逻辑顺利被验证,考虑到庞大的商户群,那么小程序或将成为继支付功能外,微信又一翼。但前提是,诸多商家与网友是否真需要一款介于原生App和公众号的中间态产品,什么样的公司对其更适用?
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副总裁汪天凡曾在小程序上线当天上午建立了一个只发小程序交流的微信群,1月9日当天群里交流十分活跃,几天之后,群内便再无讨论。不少小程序交流群同样处于这一状态。
通过一段时间研究观察,汪天凡告诉网易科技,此前一些公司本身在通过公众号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虽然用户体验并不完善,但如果让用户下载App其实又是对其一种搔扰,并且活跃度及对用户的价值也不是很明显,所以当这类公司遇到小程序方案时会更感兴趣。
同时他也认为,如果用当年看App的眼光来看待小程序,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毕竟小程序明显受流量限制并且已经明确在体验上不希望过多搔扰用户,所以扮演的其实是介于公众号和原生App之间的中间态角色:接近原生态App的体验又不必下载。
这和微信小程序团队的用户定位类似,小微信小程序团队相关负责人回应网易科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企业而言,想要把服务线上化,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它的体验比网站更好,使用比下载APP更便捷。企业可以把其服务变成一种小程序形态,提供给微信用户来使用。而对于用户而言,当他需要一款应用时,会去主动搜索或扫码找到它,也可以通过朋友推荐的方式来获取。往往,优质的服务更容易被推荐或传播。随着后续小程序能力的不断更新,企业可以通过新的能力来服务于它的用户。
不过在美团公司一资深产品经理眼里,微信做小程序的初衷,看上去更像从产品逻辑出发,而不是通过使用场景触发。所以目前来看,更多问题还是出现在使用上,比如特别低频的产品,有些用户会习惯使用网页,而比较高频的App,用户仍会持续使用,没有必要再用体验欠丰富的小程序。加上小程序版本的红包等功能缺失、微信并不强力push商家,所以对于很多网友来说,小程序并不具备使用动力。至于线下场景,开发一个H5完全能实现一样的功能,通用性还更好。
“说到节省手机空间,减少管理成本,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根本不考虑这个。”该产品经理对网易科技表示。
讨论二:是否仅拥有“线下”业务的产品使用小程序才更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序的启动来自于扫二维码”。小程序团队此后也一再强调鼓励用户扫二维码来启动小程序,连接更多线下场景。
这让众多业内人士坚信“线下”才是小程序背后隐藏的关键字:微信将扫码作为小程序重要入口,让开发者自己去做线下推广,将用户导流到小程序。小程序的优势将在于线上线下的连接能力,甚至可以让O2O再次焕发新生机。与之相应,也有人订为,纯线上这条路对于小程序来说是无法走通的。
这样看来,似乎小程序更适用于O2O模式的公司:通常同时存在线上和线下业务,线上满足用户订阅,线下满足用户体验。公司通过在线下店里放置小程序二维码供用户对产品进行订阅或反馈。汪天凡也认为小程序对于这样的公司是最欢迎的。
在线旅游是典型O2O模式的行业,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在线旅游公司几乎都开发了自家的小程序产品。到目前为止,去哪儿是为数不多的肯对网易科技透露小程序用户使用数量的公司之一,据其小程序项目开发负责人对网易科技表示,目前去哪儿酒店的小程序日均访问量在几千人次,由于小程序入口较深,所以用户主动在微信里通过入口寻找本来就不符合场景;不过虽然目前尚未主动投放线下资源推广,但会结合公司实时战略目标,当场景和目标都符合小程序定位时会主动推动投放推广资源。
其兄弟公司携程则模糊透露,由于上线日期恰逢春运期间,所以携程小程序上线至今,使用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用户复购率也较高。“小程序给线下没有安装App又想体验在线预订的用户提供了很大便利,比如到了汽车站、到了酒店前台的用户没有安装APP,又不想排队,不想支付现金的时候。”其团队负责小程序开发人士表示。
与O2O模式的公司相比,更侧重于线上服务的美柚在小程序方面看得相对较淡。据美柚相关负责人对网易科技透露,美柚和柚宝宝的小程序目前仍然在正常运营,也进行了更新,逐渐增加了日历和专业内容。但从趋势上看,相比于上线之初,小程序的活跃度目前一直在下降。
“个人分析的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入口太深,增加了用户使用的成本,用户很容易找不到;二是小程序刚上线时,尝鲜的用户可能占比较高,很多人是带着试一下的心态来使用的,过了新鲜期之后,这部分用户还是回归到了原生App,毕竟原生App的用户体验更加丰富。”
该负责人说。
讨论三:对于商家来说,小程序的商业化价值在哪里
微信小程序团队并未对这一问题给出明确回应,但表示其价值更多表现在微信依赖于社交推荐,优质服务更容易被推荐或传播。“随着后续小程序能力的不断更新,企业可以通过新的能力来服务于它的用户。”
汪天凡也认为到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单独的小程序能有商业化价值的东西。
不过据小程序团队介绍,接下来小程序会有一些新调整,打通更多场景,降低接入的开发成本和门槛。比如用户可以在微信“发现-小程序”里的“附近的店”找到附近的小程序。在这一基础上,更轻量地让用户能够看到在其附近还有哪些小程序存在,附近有哪些在提供服务的店,他们同时也有小程序。“比如说在三公里以外有一个士多店,那么你可以看到并立即打开它的小程序,然后买东西。”
如果这样,那么对于商家来说,小程序所带来的商业化价值或许并非容易以数据做直观统计,而仍主要停留在客流导入层面。
上文提及的美团资深产品经理也相信接下来微信小程序仍会有“后手”,“比如把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号停掉,转到小程序;或者把移动支付后台管理跟小程序结合;或制造更加智能化的使用场景等等。”
从微信诞生到现在的5年时间里,在支付、购物、打车、缴费、广告投放等商业化方面从未停止过尝试,除此之外,微信在其功能上所做的加法也一直在进行,然而并不是每一次都结果乐观。而让人感到熟悉的一幕是,每一次微信做出稍大幅调整,都会让市场对期充满预期,并认为对于关联领域产品而言,微信祭出的或许又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想要用小程序来取代App,这条路似乎还很长,如果想将小程序作为客流导入接口,这一点微信一直在重申小程序不是流量入口。所以目前来看,App们在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面应该还很安全。
发表评论
共0条
评论就这些咯,让大家也知道你的独特见解
立即评论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系统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