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jiayuan 2017-11-03 15:49:51 来源于:IT之家
11月3日消息 尽管苹果在iPhone X中推出了新功能Face ID,但从此前外媒进行的相关评测中不难看出,该功能无法精准的识别出双胞胎的面部差异。而据最新消息显示,蚂蚁金服今天发布了可以准确识别出同卵多胞胎的眼纹识别技术!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多多留意。
据了解,此次蚂蚁金服发布的眼纹识别技术来自于蚂蚁金服旗下金融级生物识别技术品牌ZOLOZ(蚂蚁佐罗),在实验室场景下已能精准识别长相极端相似的同卵多胞胎。这一技术将让更多用户享受到生物识别的便利。
我们在民用领域经常使用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虹膜以及面部特征等,眼纹识别技术指的是眼白上的血管排布,每个人的眼纹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双胞胎也会有区别,这与虹膜的唯一性非常相似,但而虹膜检测通常需要红外线摄像头等设备。眼纹识别并不需要采用特定光学传感器,目前蚂蚁佐罗实验室已经在普通手机上通过眼纹进行识别。
蚂蚁金服研发人员表示,“眼纹识别成熟后,除了辅助精准识别长相极端相似,面部被口罩、面纱等大面积覆盖的特殊人群,我们还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去做一些有社会价值的事情,比如帮助寻找走失儿童,尤其是走失多年的儿童。小朋友面貌变化很大,人脸识别往往很难识别长大后的他们,但是他们的眼纹是不会变的。”
这是蚂蚁金服第一次对该技术进行系统梳理解读,对该技术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关注11月3日晚9点央视一套的“机智过人”节目。眼纹识别技术将现场验证能否识别4位长相极其相似的同卵四胞胎。
如果你对蚂蚁金服眼纹识别技术感兴趣,可以关注下官方答疑:
1、什么是眼纹,以及眼纹识别的原理是?
眼纹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的眼白区域的纹理,眼纹识别就是通过人体眼白区域的血管排布情况来区分人的身份。与虹膜类似,每个人的眼纹也具有唯一性,即便是同卵多胞胎,他们之间的眼纹血管排布也是不一样的,同时眼纹也非常稳定,因此眼纹识别的误识率和精准率比指纹等很多生物识别都要高。
2、眼纹识别研发背后运用了哪些技术?
眼纹主要分成采集和比对两部分,采集部分又包括活体检测算法和图像增强算法,其中活体检测技术需要保证所采集的眼纹来自于人体活体,而不是照片、视频或面具等伪造眼纹,而图像增强技术则是保证采集的眼纹图像足够清晰。比对部分包括鲁棒的特征编码算法和特征比对算法,其中特征编码算法是将眼纹特征转换成一个不可逆的密码,既保证用户隐私,又要保证足够的安全性。特征比对算法则需要比对过程既快又准。
3、虹膜也是人类恒定且唯一的生物特征,虹膜识别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了,为什么还要研发眼纹识别?
虹膜识别在容错率、信息量以及稳定性方面相比眼纹识别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确实更有优势,不过成本和用户体验的成本更高。虹膜识别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也就是远红外摄像头,这对手机的改造以及规模化商用是个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虹膜识别长期以来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军用和一些特定场合,比如机场安检,此外虹膜的采集过程中还需要用户很高的配合度,对普通用户来说学习的成本更高。
而眼纹识别对摄像头没有特殊要求,普通智能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在可见光环境就满足要求,在采集过程中也只需要用户自然看着手机就可以,因此从用户体验和成本上来说都更有利于规模化普及。
4、研发眼纹的价值是?
眼纹识别能在不增加用户负担的情况下,对识别对象进行多维度的交叉验证,以提高识别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此外,人脸识别的线下金融级应用场景,比如刷脸支付,用的是1:N验证,即从N张照片中找出相符的一张,这比1:1验证的难度要高,出错的概率也会大一些,叠加眼纹识别后,除了提高准确率,还能大大提高1:N中N的数量级。
而且,眼纹识别还可以辅助精准识别出特殊人群:相貌极度相似的同卵多胞胎,面部被口罩、面纱等物品大面积覆盖的人,脸上覆盖着浓厚彩妆(如京剧脸谱)的演员和刚出井的煤矿工人等。
我们还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去做一些有社会价值的事情,比如帮助寻找走失儿童,尤其是走失多年的儿童。11岁以前的小朋友面貌变化很大,人脸识别往往很难识别长大后的他们,但是他们的眼纹是不会变的。
5、眼纹研发的技术难度大吗?大的话,难点主要在哪里?
目前生物识别比较成熟的有三个维度的技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眼纹识别虽然识别精准度高,但是由于技术难度高,对研发人员是个极大的挑战。如何从普通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中提取出精细的血管分布细节;如何从巩膜(眼白)的血管排布中提取出区分每一个人特定的生物特征;如何应对眼球反光、眨眼、眼睫毛等干扰因素,依然可以稳定识别,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此次蚂蚁佐罗研发的眼纹识别技术,尽管还是实验室产品,但被业内视为是中国,或者说是全球生物识别技术研发的标志性突破。
6、中国生物识别技术的整体性发展状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和位置?
目前,中国生物识别技术整体性地领先。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单就安全性而言,眼纹识别技术要比苹果在iPhone X推出的Face ID更胜一筹!不过,想要将该技术应用到智能手机中,似乎也并非易事。毕竟,智能手机越来越苗条的“身材”,严重制约了许多新技术的应用。
发表评论
共0条
评论就这些咯,让大家也知道你的独特见解
立即评论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系统之家立场